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Share
  • 日本語
  • English
  • Français
  • Espanol
  • Home
  • About JICA
  • News & Features
  • Countries & Regions
  • Our Work
  • Publications
  • Investor Relations

其他归国人员

感想文章

2. 赵娜 辽宁省辽阳市环境保护局 2003 年度中国地方青年邀请计划地方振兴分团

*感受日本
——参加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青年邀请计划在日本所见所闻所感*

2003 年11 月24 日——12 月18 日(其中北京两天),我荣幸而又幸运地参加了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青年邀请计划,到日本进行为期23 天的参观学习,经历了一段紧张、充实、快乐的时光。

一、感受日本的环境——气候、交通、秩序
气候。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由6800 多个岛屿组成,以海洋性气候为主,较湿润,灰尘少。当我们走在日本的街道上,并没有飘洋过海的感觉,因为日本人与中国人看来没什么太大区别。不过,当协调员告诉我们,日本天气多变,出门一定带伞时,我们并没有放在心上,结果为此付出了代价。当我们到达鸟取时还晴天万里,等到鸟取沙丘参观时却下起了倾盆大雨,那才叫落汤鸡呢!我们都说一到鸟取老天爷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不过这点儿不愉快很快被接待我们的鸟取人的热情所取代。

交通。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又多,这样土地紧张,特别是东京。走在东京的小巷里,到处是错落的房子,偶尔还可以看到几个小店铺。虽然,房子与房子之间很紧密,每个小庭院的周围都错落有致地栽种着各式各样的树木花草,生气盎然、别致温馨。由于土地的原因,除了主要交通干道,东京大部分的道路很狭窄,但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树木及修剪别致的花草灌木。主要交通干道几乎都是三层:地下铁路、地上道路、道路上的高架桥,甚至高架桥有的是两层。走在街头,对车辆产生的噪声几乎感觉不到,即使由于塞车排了那么长,也听不到喇叭声,只有夜色里飞弛而来呼啸而过的摩托车让人感觉噪声的存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东京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方便快捷,既减轻了地上交通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另外也给民众创造了便利,因为东京的私家车拥有率并不是很高,在东京养车费用很昂贵,停车场地也是问题,公共交通又这样发达,所以在东京很多家庭并没有车。

秩序。日本是世界上犯罪较少的国家,东京等城市素有安全大都市的形象。民众自觉遵守着社会秩序,从日常小事可见一斑。在地铁站台自觉排队(站台上都有车门所要停靠位置的标识)、在人多的洗手间自觉排队、在自动电梯上自觉站在左侧(日本左侧通行)右侧让出留给快速通过的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日本对垃圾分类很细(参观东京板桥清扫工场时,据介绍垃圾分类多达12 种)这是以每个人每个家庭为基础的,人们自觉地进行着垃圾分类,我所住的民宿家庭里就有三个放不同垃圾的垃圾桶,女主人还特意告诉我怎么样分类放垃圾。在去迪斯尼乐园前就有友人说在若大的乐园里找不到一丁点垃圾,我便特别留意了一下,真的一点也不夸张,游人自觉保持而清洁人员又在不停的清扫,别说垃圾,就连下雨的积水,都有人在拿着可以吸水的工具在清理。为了看著名的迪斯尼乐园大游行,早早就有人在游行路线两边排好位置。每一处游乐项目至少要排队30 分钟,人们都自觉而安静地排队,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二、感受日本人的工作——紧张、周到、敬业
紧张。对于日本的“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方式,以前只是有所耳闻,这次我切身地体验了这点。出国前在北京,参加了两天的说明会,每天从早9∶00 开始一直到晚上9∶00,时间按排的满满的,精确到每分钟。当我们到了日本每一天都能感受到紧张的节奏。一般我们是早9∶00 出发,到事先安排好的地点参观、学习,严格按着时间表进行,对于日本人的准时感触颇深,定好几点出发就是几点。记得,12 月2 日,我们预定上午10∶30 到日本国会参观,这之前安排参观日本皇宫,时间只有30 分钟。当车停在停车场时已经是10∶00,协调员告诉我们10∶20 集合时,我们组的24 名组员,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皇宫门前的二重桥,要知道,在日本最忌讳的就是迟到。我们都笑谈这是军事拉练。到新干线管理中心参观,听到日本管理人员介绍,新干线运行30 年来,只晚点过两次,一次晚点1 分钟,一次晚点1 分半钟。对这儿我也亲身感受到了。我们从地方鸟取县返回东京时,开始坐的特快,在大阪倒坐的新干线。特快在我们上车的地方停站1 分钟,协调员告诉我们一定要快速上车,因为车是到点就发车。而新干线时间表是11∶49 到东京,当11∶49 分列车准时停在东京站时,我们的团员无不感慨,要知道一路运行了两个多小时。

周到。日本人做事周到细致。我们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有现场说明会,事后有问卷调查,而且告之我们调查结果。同时总是发放与参观学习相关的材料,这使我们每天都知道自己的行程及相关内容,虽然时间紧,但也是有条不紊。我们所参观的地方都有单独的参观道,不影响被参观者的正常工作。另外公众场所,残障人士专用的设施随处可见。而他们的周到竟然考虑到名片上要有盲文,千叶县市川市市长及几个日本友人给我们的名片上就有盲文。而民宿家庭村上洋司一家人对我热情、周到的接待更是让我感动。

在鸟取县参观二十世纪梨纪念馆,让我对日本人的细致感触更深。只是一个梨的主题就可以盖一个那么大的纪念馆,做的那么大那么细那么全,从梨的历史到梨的种植及日本历史上关于梨的事件等等。在纪念馆世界梨园中,还看到了辽宁鞍山的南果梨。

敬业。每天我们的协调都是跑前跑后的。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一次,我们到日中友好会馆参观,由于讨论时提问多,超过了预定的时间,这样使下一步的行程时间很紧。而协调员为了按排下一行程都没有吃上饭,当然我们是吃的很惬意的。后来,我们团的秘书长看到了协调员户川先生、曹小冬先生、铃木女士他们在开往下一参观地的车上啃馒头才知道,而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了。另外,一次在国会议事堂前全体合影,请一个议事堂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合影,为了取到一个好镜头,竟然跪在地上取影。

三、感受日本文化——茶道、民俗、教育
茶道。如同朋友们所了解的那样,日本自古以来就不断地吸取中国文化的精髓而发展起自身的文化。可以说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故乡,大约八百年前,中国宋朝时,日本僧侣荣西留学中国学习禅宗(临济宗),他归国时将茶籽带回日本。最初,茶是作为帮助禅僧们修行和坐禅时解除困乏的一种轻柔的兴奋剂或作为草药而饮用的。自荣西撰写《吃茶养生记》一书,论述了茶的功效以后,饮茶普及到了一般民众。其后,饮茶习俗以禅的精神为理论背景而获得了发展。至16 世纪,千利休提出“吃一碗茶”之说,确立了日本茶道。千利休的茶道囊括了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各方面的要素,是日本独特的综合性传统文化之一。

千利休说,茶道的根本精神,一言以蔽之,乃是“和、敬、清、寂”四个字。“和”是和平的“和”,也是人和的“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以“和”为最高理想,它是任何时代也不会消亡的永恒不变的真理。“敬”既意味着对长者、对自然的尊敬,同时也意味着尊重朋友和爱惜晚辈之情。“清”说的是洁净和幽雅,也是心平气静的境界。“寂”茶道美学中的最高境界在于“寂”,即“闲寂”和“幽雅”,同时也指通过“知已去欲,凝神深思”之后达到的心满意足的幽闲境界。我们很幸运地被安排到里千家体验茶道(千利休后裔主要有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体验了一下茶道。要求必须着正装,而且饮茶时有很多固定规矩,真的有种休身养性修练禅宗的感觉。

民俗。日本有着繁盛的民俗传统。今天,民歌、民族器乐和民间舞蹈都依然为人们所喜爱。在鸟取县我就欣赏到了当地青年表演的伞舞。日本有很多的传统节庆。每年的3 月3 日偶人节,有女孩子的家中,用红布铺在一个阶梯架上,并摆出漂亮的木娃娃,这些木娃娃表现的是古代皇朝人物——古装玩偶,通常还进行放流偶人,以祝福家中女孩一生幸福。5 月5 日是儿童节,家人们为这个家庭中的每个男孩子做一面鲤鱼形状的旗,并让它们在院子里高高飘扬。每年的7 月7 日是七夕节,传说有象征着一对情人的两颗星星,它们被相隔在银河两岸,而只有在7 月7 日的晚上它们才可相会。七夕节时,人们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纸条上并将纸条系在竹枝上等等。

像世界上所有传统国家一样,日本也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影响。用木材和粘土建造而成的带砖瓦屋顶和“塌塌米”的传统住宅越来越多地被用钢筋、混泥土和木材建造而成的现代住宅所取代。年轻人更加喜爱快餐,同时在家庭每天的餐食和点心中开始包括意大利通心粉、热狗、炸土豆、蛋糕等等很多外国的食品,啤酒、碳酸饮料和咖啡就更不用说了。今天,差不多所有的人都穿西服,日本接受了欧美式服装,从西装到蓝色的牛仔裤,传统的日本服装“和服”一般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及重要节日中才穿着。

日本家庭的妻子往往做全职主妇在家里整天忙于家务事,使日本的“大男子主义”著名于世,这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家庭财务决定权在于妻子,电视广告上一个家庭妇女说:“丈夫健康,不在家最好。”男女人口比率的变化带来了力量对比的变化。1999 年18—27 岁男子人口比女子人口多45 万人,1975 年以后女生大学升学率高于男生,一部分女孩子追求的对象:有房子、有汽车、没有婆婆,“三高”(个子、学历、收入),一部分男孩子追求“逆锦桥”(男人因结婚而获得富裕生活),离婚率上升等等。

在这儿我特别想提到的是日本的和尚。在鸟取县,我们有幸到三德山三佛寺参观。从三佛寺主持的介绍中了解了日本的和尚与中国的和尚不同之处:可以吃肉喝酒,可以娶妻生子,有工资收入可以买车买房,并不是谁都可以做和尚,做和尚要参加考试考取证书。我感觉唯一相同的是:也要进行修行,参悟禅宗。

教育。日本从国民到政府对教育都非常重视,这是众人皆知的。日本的公立教育体制建立于一个多世纪以前,比其他大部分国家有更长的历史。在日本,学习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国民现在的识字率非常高,几乎接近100%。教育制度是:小学6年,初中3 年为义务教育,高中3 年,大学4 年(还有2 年制的短期大学)。义务教育期间的就学率为100%,高中升学率为96%,包括短期大学在内的大学升学率为50%。特别是日本人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团队精神让世人羡慕。

现在日本的教育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为了应试名牌中小学、高中及大学,很多儿童和学生上私塾和补习学校(私塾和补习学校的费用昂贵)。崇尚自由,课堂上不听老师话、随便走动、讲话聊天,即所谓“班级崩溃的现象”以及由于厌恶学习而旷课逃学等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四、感受日本所感
我感觉无论到了哪儿还是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例如:音乐、体育、饮食等等。到日本的卡拉OK 厅可以听到邓丽君、周华健等我们所熟悉的歌星的歌以及欧美流行歌曲;而打开电视,体育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NBA,当然还有姚明;另外,我接触的日本友人都知道中国饺子好吃,中国白酒特烈,而我们对日本的寿司和清酒也不陌生。

作为环保工作者,我最深的感触是日本国民对环境的关注、重视与关心及政府对国民环境教育的开展。参观东京板桥清洁工厂,全封闭处理垃圾,闻不到一点气味。处理完的数据自动显示在一个对外公开的仪器上接受周围居民的监督。千叶县市川市的污水处理厂建在地下,地上建成公园,从外貌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污水处理工程,这样给周围的居民创造了一个幽雅的环境,另外,政府不这样做,周围的居民也不允许其在这儿建厂。对于儿童及青少年的环境教育开展也是贯彻始终,平时课堂、课后活动、家庭生活……使孩子们对于环境保护成为自觉。我觉得我国的环境教育开展的还远远不够,当然,日本达到现在这样不是一朝一夕得到的,日本也曾经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环境污染严重的代价。现在,我国有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有时连污染项目都上,不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其实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开扩思路,挖掘地方特点,不用做大,只要像我所参观的鸟取县的二十世纪梨纪念馆那样做细致、做深入就可以了,以我们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韵,我想就足以让世人一看的了。怎么样让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怎么样能用最短时间让环境保护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这是值得我们环保工作者思考和努力的。正如一个日本友人告诉我们的:学习日本的先进经验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吸取日本的教训,不要重蹈复辙。还有就是要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在与日本友人座谈时,竟然有一个日本友人问我们家里有没有电视机?!我们的一个团友生气的告诉他们:自己家里有三台电视,每个屋子一个,而且他还有车、有车库,自己开车上班。其实我认为除了交流不够外,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不很关心中国,所以他们对中国不了解,相反的对美国了解的就很多,因为他们认为美国发达、强大,正如我们关心欧美而不关心不如我们的国家一样。

知不足方知努力!我想经过国人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能让日本人关注中国,就像关注美国一样,真正成为像我在日本东京街头看到的一个标语所说的“北京——东京的对手,上海——明天的纽约”。

PAGE TOP

Copyright ©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