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Share
  • 日本語
  • English
  • Français
  • Espanol
  • Home
  • About JICA
  • News & Features
  • Countries & Regions
  • Our Work
  • Publications
  • Investor Relations

其他归国人员

感想文章

13. 张勤胜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度 行政管理 中日青年友谊计划 教育行政分团

*一、现代“书写”工具未占主流*

我们总共考察了13所学校,所到之处,没有见到过大型喷绘等印刷工具的痕迹,也很少看到打印机来替代手工张贴通知、指示牌、欢迎标语,而更多的是毛笔、彩色笔,是手抄报、剪报、手工制作、粉笔……还有一位有心的音乐老师在上“红叶”的歌曲课时,亲自捡来外边漂亮的红叶贴在了歌谱上,为她的课平添了几多生机。

而且我们也发现,在这里只有汇报时才有PPT,平时的上课都有老师板书,而且板书十分工整,书写很有力道。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

每个学校都十分重视书法(国内叫写字)、绘画、手工课的教学,而且在学校的楼道里、教室的墙上、大厅里随时都能看到手写手绘的海报、通知以至于书法、绘画、漫画、制作等手工作品,也有学生的剪报、手抄报和做得比较好的学生作业、试卷等;书法是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在学校里都设有书法课,对传统书法艺术进行普及和传承。此外通过各种学生活动,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剑道、茶道、相扑和太鼓等等,将传统的,民族的,民众喜爱的文化艺术深入人心。

*二、天然的设施随处可见*

校园环境优美,绿色总能在不经意间跃入眼球。走廊、班级等布置均采用环保材料,教具、玩具制作也都是就地取材、废旧物品再利用。我们也发现了,在日本的中小学校,很少见到我们经常自以为是现代化学校标志的塑胶跑道。操场是用沙子铺起来的。日本这么有钱为什么不铺塑胶跑道?这个问题我一直不好意思提,上网了解了一下:原来日本人认为天然的环境是最好的。一来花这样的冤枉钱实在没有必要,二来日本崇尚天然环境对孩子的熏陶。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努力创建自然学校,尽量不用那些塑胶之类的东西。

我们感受到,日本的环保教育是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该怎么做并能自觉、持久地去做的教育。虽然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7%,但教育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的理念却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匮乏的,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节约。理念决定观念,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并且掌握了必要的环保知识,他们以感恩之心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米,积极参与废旧电池、拉环、瓶盖儿的回收,垃圾的分类处理,环保教育就在这一个个细节中得以落实。

*三、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

每到一所学校我们都能看到摆放整齐的鞋子、雨伞、书包、学具,即使是在开放的阅览室、图书角,学生借阅也是自觉有序,而且你看不到有人随时监管和整理,完全是孩子们自己完成的。这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规则教育,其实就是服从社会秩序、自我约束、尊重他人的教育。“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来之前就听说的一句日本名言,只有人人遵守规则、顾及他人感受,管理好自己的言行,才能不给别人添麻烦。

*四、有序的交通*

日本的道路都比较窄,很难由三人并行,机动车的交通规则同样适用自行车,也适用于所有的移动物,包括人。平常,就连人都遵守靠左行进的规则,为此,不会再匆忙的人群中有迎面相撞发生,更不会有行人闯红灯,有一天,团里搞完活动已经是当地时间23点多了,街上没有几个行人和车辆,可是我们看到的行人依然在自然而然的等待人行道对面的绿灯亮起。诸如:上下电梯,上下地铁、乘坐交通工具自然而然地排队的“习惯”,从全社会形成了人人遵守、尊重规则:规则意识深入人心。

*五、敬业的老师*

作为同行,我们同样关注日本的小学教师。从他们身上我们也找到了学生素质的源头。

通过观察,爱心、责任心、细心、耐心、恒心贯穿始终。由于接触时间有限,这仅仅是一个直观的感受,但那发自内心的、温和的笑容,与孩子交流时真诚、信任的眼神,让我们相信她们一定是受到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老师。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微笑,感受了周到的服务,这些都体现了国民的高素质。而高素质的来源正是教育。在日本的学校里,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通过硬件建设,榜样示范,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比如卫生习惯的培养,我们发现在所有的学校,洗手的设施都很完备,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做好清洁卫生。比如文明礼仪素养,在所有的学校,我们所遇到的学生都是彬彬有礼,热情开朗,尊敬老师,与同学相处融洽。

*一点感想*

在未踏上这个“小”国家之前,我自己心情很是忐忑,在中日关系不是很好时,进行访问,估计会或多或少有些麻烦,所有送行的朋友也这么说,但,落地之后的18天里,情况大不一样。

所有接待有礼有节,而且严格按照预先日程安排分秒不差的进行。见到所有的官员、老师、学生、服务人员面带微笑、彬彬有礼、问候不断,会汉语的大声地“你好”,不会的“空尼奇哇”、“欧蛤油垢杂役马斯”……

尤其到寿元小学、幼儿园时,校长二宫 弘领着很多小朋友,早早地站在校门口等候,看到我们下了车,小朋友大声喊“欢迎”、“你好”,甚是感动。每到学校,他们都带我们看我们想看的、他们认为很值得展示的,认真回答每个团员提出的各种问题,交流是坦诚的、访问是圆满的。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次的研修活动是一次难忘、珍贵的经历,一份美好、感动的回忆。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更重要的是带给了我们很多新的思考——对教育,对人生。

*小故事:在日本好像不会丢东西*

刚到大阪,我们的培训监理师松田老师告诉我们,可以凭房卡到总台领取自行车骑。我们就领到了车,同时也领到了一顶头盔。带上头盔就骑车上路了,由于路比较窄,偶尔也会抢到机动车道上,当时很担心,真怕汽车把自己撞了,结果回头一看,汽车慢慢地跟在我们的后边,着实有些诧异;到了超市,把车停好,怕把头盔丢了就拿在手上逛超市,起初有人看我们每个的头盔,我们没有在意,出来才发现,人家的连买的东西都放在车筐里就扬长而去。难道他们不怕丢吗?

我们经过观察,原来大家把买的东西也好,头盔也好都放在车筐里,也不用照看,从那以后,我们开始连车都不锁啦。

返回祖国的前一天,我和几个团友去电器店去买东西。我先买了两块表,由于平时比较粗心,再加上我在很多相机包中选择,大小、款式、功能……来回拿着同款照相机来比试合不合适。等到要付款了,表呢?赶紧去看看走过的地方,来回的找,几个团友一起找,找了好几遍,没有那个装表的纸袋!这怎么办?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说中文的导购。

“我的两块表丢了,CASIO的,刚买的,就在这层楼。”

“不要着急,不会有人拿的,我来问问有没有人收起来。”

“过了一阵,她来了,说没有人收,你们转着等等,我有消息通知你们。”

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过了一会儿,那个导购来找我。

“你的东西找见了,在楼下保安那里,但是这里人手续很麻烦,办手续还得一会儿”,大家和我一起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又过了十几分钟,一个女服务员拿着找了很久的那个包包过来找到导购和我们,检查了购物票和护照后让我签完字,把东西给了我就走了。

PAGE TOP

Copyright ©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