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8
项目办公室购买整理了一批日本养老护理方面的书籍和物品。
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用机器人", 作为人类劳动的补充, 通过精度和速度等客观指标进行设计, 并且考虑到其可能给人类的安全带来危害, 一直以来都是与人类生活相隔离的。
而"心理干预机器宠物"则是与人类共存的机器宠物, 在设计过程中更重视其是否可爱, 是否令人心情愉悦等主观感受, 目的是通过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给人带来快乐或平静等精神慰藉。
2019年1月, 项目专家参加了在东京有明举办的2018护理机器人全国论坛。已经商品化和即将面世的护理机器人等汇聚一堂, 借此机会得以展示、推介和咨询。就是在这里, "PARO"被介绍给了我们。
本项目一直以来特别关注日本的失智症护理领域, 举办了有关失智症护理的国内培训, 也利用赴日调研走访过失智症集体住宅(Group Home)等。"PARO"也被用于临床研究, 不仅是日语, 还有很多以英语发表的论文。失智症患者出现焦虑等精神不稳定的状态时, 护理人员把"PARO"交给他们和他们对话, 通过与"PARO"接触, 可以有助于失智症患者恢复平静, 控制或缓解徘徊、身体和语言暴力等问题行为。另外据说还可以促使在白天更加清醒, 有助于提高夜间的睡眠质量。想到或许可以进一步提升中方项目人员的关注度, 我们购买了一个样品并带回了北京。现在该产品已经在中国完成了商标注册, 但截止2019年1月尚未在中国上市销售。
现在丹麦已经有大约80%的地方政府在失智症护理中正式引进了"PARO", 全世界有近30个国家都在使用"PARO"。2002年2月26日, "PARO"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效果最好的治愈系机器宠物"。2015年世界最大的医疗集团---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巴黎所有的公立医院、巴黎大学医学部等, 包括1万6千名医师等共9万名员工)根据临床评估的结果, 将"2015 Patient's Trophy" 授予"PARO", 以表彰其在失智症的新型非药物疗法方面的创新之举。
"PARO"于1993年研发问世, 以治疗为目的, 专门针对那些无法饲养真正的动物的场所和人们。经过在日间服务中心、介护老人保健设施、特別养护养老院、儿科病房、儿童养护设施等多年以来的持续实验, 确认其与动物疗法具有相同的效果。
通过机器宠物疗法实验, 在卫生性、安全性、可信性、耐用性、以及维护保养的便捷性等方面对"PARO"进行了不断的改进, 如今"PARO"已经发展到了第九代。
"PARO"以竖琴海豹宝宝的形象为原型制作而成, 它就像竖琴海豹宝宝一样柔软, 全身覆盖着一层蓬松的人造毛皮, 通体都非常柔软。
竖琴海豹宝宝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PARO"也有早中晚的作息时间, 犯困想睡觉和活跃的时间区分。"PARO"有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等感官, 能够感应来自人体和其他外界环境的刺激。比如对光线变化的反应, 学习记忆人的名字, 理解跟人打招呼和受到夸奖时的词汇等, 受到抚摸、击打, 被拥抱的时候都会有所反应。通过这种与人类的接触, "PARO"也显示出相应的心理和感情变化, 或感应方式上有所变化, 或发出叫声, 还会模仿主人喜欢的动作等等。"PARO"的叫声中也有很多是来自真正的竖琴海豹宝宝。
作为自律型机器宠物, 通过眨眼等动作, "PARO"脸上的表情可以随时变化, 加上头部、手脚的动作等, 表现出惊讶、欢喜等, 仿佛真正拥有灵魂和感情一般。接受温柔地抚摸和拥抱, "PARO"会显示出愉悦, 挨打了也会生气。如果有人摸它的胡子, 还会显得有点害羞。
为了使利用者更长久、更爱惜和放心地和"PARO"相处, 人造毛皮采用了抗菌、防污、防脱加工技术, 更加安全卫生。为了让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也可以放心使用, 还采用了电磁屏蔽技术。此外, 经过掉落实验、触觉传感器的10万次触摸实验、机器人疗法的长期实验等坚持不懈的实验与改进, 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也不断提升。
介绍PARO的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