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Share
  • 日本語
  • English
  • Français
  • Espanol
  • Home
  • About JICA
  • News & Features
  • Countries & Regions
  • Our Work
  • Publications
  • Investor Relations

项目新闻

第4届公众减灾教育论坛相关报道 (1)

减灾教育怎么不断提高?来看看中日专家都怎么说的

2017-10-12 18:51:56 来源:四川在线

Photo


受访人:李弘

壹基金副秘书长, 主持机构日常工作。十七年公益机构项目运作及管理资深经验, 曾就职于乐施会及阿拉善SEE基金会。2011年入职壹基金, 现任壹基金副秘书长, 分管项目板块, 负责机构灾害管理、儿童关怀与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领域的项目工作。工作领域为基金会资助项目管理、公益机构联合网络发展、灾害管理、儿童发展、农村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管理等。

Photo


受访人:青田良介

日本兵库县立大学教授,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震灾的灾区兵库县政府职员从事灾害对应工作;1998年, 在神戸设立的亚洲防灾中心的主任研究员, 从事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23个国家开展防灾领域合作事业(~2002年3月);发表了37篇包括阪神・淡路大震灾等重大灾害的有关重建・复兴、自助・共助・公助防灾的行政管理理论、国际防灾合作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含国际会议发表);2017年4月开始, 在新设立的兵库县立大学大学院减灾复兴政策研究科担任教授, 开展减灾复兴行政管理理论的教育研究, 同时担任JICA国际进修人员的防灾方面的讲师。

Photo


受访人:郑增仪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 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参与编著《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大典》《学校安全工作》等著作。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浩)"国际上有一句通用的话, ‘灾前投入1美元, 灾后少用7美元', 要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损失, 很多工作需要做到事前。"10月12日, 第四届公众减灾教育论坛在成都召开,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弘的一句话, 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本次论坛由四川省减灾中心、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 来自我国和日本的80多名相关专家和从业人员参与了本次论坛,


论坛上, 记者与来自日本兵库县立大学的著名减灾教育专家青田良介、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郑增仪、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弘展开了对话。


记者: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减灾教育的情况吗?


郑增仪:可以说这个方面国家历来是非常重视的。政策层面上, 各类文件和政策出台了很多, 这里就不一一说了。这几年在学校方面, 公共安全教育课的开设情况, 教材的编写情况, 都在不断完善和进步。而且现在很多社会组织、基金会也在做减灾教育, 也在这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目前我们还处于发展阶段。


减灾教育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日本在这方面开始的最早, 比美国还早, 所以这方面就领先美国很多。这么几代人积累下来, 整体的减灾环境和人群的减灾素质就比较高。我们开始的晚一点, 目前也在不断进步, 成果还是很明显的


四川在这方面是全国领先的, 国内我走了很多地方, 觉得确实是四川做的最好, 有来自顶层的设计, 学校也很重视, 减灾教育不仅进了课堂进了课本, 也有很多让孩子们体验的场所。


这个就是我想给的建议, 减灾教育首先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 同时一定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上, 一定要让孩子们有体验的过程, 把减灾的知识转化为减灾的能力。同时, 对家长的教育也要跟上, 形成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减灾教育的氛围。


记者:我们知道日本在减灾教育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可否为我们介绍以下你们的成功经验。


青田良介:我觉得在减灾教育方面, 日本有三个做法还不错。


第一个就是高年级的学生来当志愿者。众所周知, 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几乎一年一次大灾, 水灾尤其多。


每当灾情发生后, 学校就会向学生征集:谁愿意当志愿者?需要说明的是, 这个志愿者的活动经费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 比如兵库县的学生志愿者要去熊本县, 车费大约要30000日元, 那么公共交通费用由政府提供, 这在日本已经是制度化的举措。


而征集异地学生志愿者有两个很好的效果。一是学生们可以实地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 亲身感受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并反思自己如果遇到可以怎么做。二是这些学生志愿者也能帮助当地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灾区群众见到外地的年轻人来帮忙, 也是对他们战胜灾害的一种鼓励, 这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


第二个做法是举行防灾竞赛。在日本的中学和大学, 很多学生都会积极参加这类竞赛, 就是做各种防灾减灾活动的演示和说明。


学生们一边介绍自己的作品, 也共享一些防灾方面好的事例, 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同时, 他们的行动也能够感染没有参与活动的人, 大家共同营造全社会防灾减灾的整体环境。


第三个做法是成立防灾应援小组。在日本, 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 所以一些地方会成立全是由中小学老师组成的防灾应援小组, 这些老师们平时会接受各种与防灾减灾相关的培训。一旦当地有灾害, 他们马上能提供支援。


比如在学校里, 老师马上就能指挥学生和附近的市民展开避难, 也能把怎么在避难的同时做好教学工作的知识, 教给不知道的老师。


而这个小组平时就变成防灾教育小组, 随时教授各种减灾知识给学生们。


记者:在促进减灾领域的政社协同方面, 日本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青田良介:日本确实也面临很多挑战和课题。在日本, 也有没有经历过自然灾害的地区, 他们的应对经验和方式也会相对不足。比如去年的熊本地震, 政府和社会组织该怎么合作?当地政府也很苦恼, 他们认识到需要合作, 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始。


好在日本政府还有这个经验, 马上派遣了大量的中间支援团体(专门负责对接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团体)前往当地。当地也专门找了地方, 让他们未来几个月都可以在那里开展活动。


但是怎么促进各地区减灾能力的平衡, 我们也在不断研究和努力中。


另外, 这些社会组织取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信任后, 很容易被产生依赖感, 当地政府会很需要中间支援团体长期驻在当地, 来协调各类关系, 但是这种可能长达2到3年的支援, 经费怎么筹措, 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


目前我们的经费几乎都要靠政府的复兴资金来拨付, 这是一个由彩票、社会募集以及政府的公用资金组成的资金, 专项用于灾后重建。虽然我们几乎认可一切资金来源, 不过政府的公用资金依然占了这个资金的大部分, 怎么去扩展资金来源, 我们也在思考和总结。


记者:您觉得在救灾方面的政社协同, 切口应该选在哪里?


李弘:在救灾方面, 我觉得社会组织首先要做好灾情研判, 这次灾害我们能出多大力, 合不合适赶过去, 不能像过去一样, 一有灾情, 北上广深的各个社会组织就都出动了, 最好的效果是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组织, 如果不足就好好孵化培养。


其次是做好微支援, 就是做好政府部门的好助手。举个例子, 往灾区拉物资的时候, 要尽快摸清需求, 多采购老百姓不会捐的物资和政府一时间筹措不到的物资, 尽力做到不乱送不多送。


同时, 每个个体应对灾害的能力提升是很重要的, 这能有效减少损失。只有当自救、互救和公救(国家救援)都发挥作用时, 救灾效应才是最高的。


记者:日本有没有通过学校考试或者测验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减灾教育的推行?


青田良介:完全没有相关的应试科目。我们不会像考语文考数学那样去考减灾教育的内容。日本是多自然灾害国家, 所以我们的学生很小就会接受相关教育, 这已经形成一个传统了, 而且我们一致认为, 教好了孩子, 也会影响到家长和整个社区, 从而促进整个社区的治理。

PAGE TOP

Copyright ©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